「4只翅膀的鳥」,曾被人認為是「古鳳凰的原型」,現生活在非洲
2022/08/29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古人云,山有四翼鳥,頭圓尾細,前兩翼長,后兩翼短,淡黃色,形同蛺蝶,聲似黃鸝。人有見其雄雌雙飛者。

這兩段記載都說明了有一種鳥——四翼鳥,存在于古代。《山海經》中的生物雖然有很多到現在仍然認為只是傳說,但是也有很多被人們找到了原型,并且加上現在的形狀跟以前不太相符可能是進化的結果,古時候不能近距離觀察有可能將它們的某些特點看成書里的樣子這樣的考慮,立馬覺得這個原型更真實了。 這次「四翼鳥」的記載,世界上就真的存在這麼一種四翼鳥,叫旗翼夜鷹,或者旗翅夜鷹、纓翅夜鷹,生活在非洲。

旗翅夜鷹,四只翅膀,體長20-23厘米,羽色呈灰褐色,嘴短口大,鼻子管狀,翅膀長而尖,羽毛柔軟,有明顯的斑點。這有跟《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的描述非常相像。它們常常活躍于黃昏時分,在空中捕捉昆蟲為食,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

這種鳥就是當地人眼中的四翼鳥,生有四只翅膀。 它們在翅膀之上,長出了一根極長的羽毛,大小幾乎相當,長達38厘米。當它們展翅飛翔的時候這兩根羽毛在空中微微飄動,很像兩面旗子。它的名字的由來都是因為這兩根長長的羽毛。

這就是旗翅夜鷹飛翔時候這兩根羽毛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也因為旗翅夜鷹的這兩根羽毛,飛翔時微微飄動,可以想見《長白山江崗志略》中所描述的四翼鳥,也應當是這種形象,難怪古人會將其當成鳳凰了。

這兩根羽毛對旗翅夜鷹的飛翔有沒有什麼幫助還沒有準確地判斷, 但是人們觀察到這兩根羽毛是旗翅夜鷹求偶的重要條件。自然界的求偶真的很有趣,有的動物比誰角長,有的動物比誰的羽毛顏色更鮮艷,還有動物比誰牙長,現在還出現了旗翅夜鷹這種比誰羽毛長得。

在求偶時,雄性旗翅夜鷹會展開翅膀,緩緩地在雌性周圍飛翔,這個時候它們的翅膀快速顫動,將兩根旗子一樣的羽毛豎起,在空中飄搖以吸引雌鳥。

有人說一旦求偶成功,雄性旗翅夜鷹會立即將這根長羽毛啄下。因為這兩根長羽毛雖然是它們求偶的重要條件,但是很不利于它們的飛翔,而沒有這兩根長羽毛的旗翅夜鷹又吸引不了雌性,也就是找不到老婆。所以他們就選擇先到繁殖季節用這兩根羽毛吸引一個配偶過來,然后再把羽毛啄下來。

另一種說法則是,雄鳥用這兩根羽毛求偶,一旦求偶成功交尾的時候,雄鳥這兩根長羽毛就會折斷。并且長羽毛的羽根還留著,到第二年換羽的時候不會再長出新羽毛了 。也因此,雄鳥會跟吸引來的這只雌鳥一生都在一起,它們一生只交配一次。其他時間將孩子帶大,兩只鳥就比翼雙飛了。也因為如此,旗翅夜鷹之間的愛情往往受人贊美。

但是第二種說法一般不被大家接受的,理由也很簡單,如果旗翅夜鷹一生只交配一次,那它們早滅絕了。 只不過旗翅夜鷹現在確實屬于瀕危動物,已經很少能觀察到了。

隨著人們對更多物種的發現,對鳥類的認識也不只是局限于尖嘴、有翅膀、吃昆蟲或者野果、種子,會飛翔。大自然有各種各樣奇妙的動物,它們的形態千奇百怪,每一次發現都要驚嘆一場大自然的奇妙。而且更神奇的是,當翻開古書,這些動物,仿佛成了書中那些看起來不可能存在的不可思議的動物的原型。

如果《山海經》中的動物都是真的,那該將是一個怎樣光怪陸離的世界,動物與人之間的相處又是什麼樣的?

AD
文章